文章
人生百态
社会万象
    
北京老人80元變賣喂雞碗,老闆發覺不對勁,專家:價值一個億
2022/03/10

「您好,我想賣一下我的這只碗,您看一下,這個,值多少錢?」

一個老太太手持一隻碗來到了一家當鋪,找到了當鋪的老闆,表明了自己的來意。

老闆隨即招來了店內的工作人員,讓他們對這只碗進行了鑒定。在店內的負責人大致地看了一下之後。

覺得這只碗表面污濁不堪,在大致的清理之後,發現這只碗的上色也並不是很均勻。

看在這只碗年代久遠的份上,工作人員給了老太太80塊錢就結束了。但是在老太太走了之後,店內的員工對這只碗進行了深度的清理。

在進行仔細的觀摩之後,當鋪老闆卻立馬聯繫了北京文物局。當鋪老闆為何會有此行為,找了文物局的專家,又會有什麼不一樣的發現呢?

北京文物局接到消息之後,就立馬派遣了專家過來進行鑒定,其中在來鑒定的隊伍中有著兩位大咖。

充分地顯示了對這次文物鑒定的重視。著名瓷器專家付大卣和耿寶昌的到來,更加顯示著這只碗的來歷的神秘。

工作人員到達了當鋪之後,一隻陶瓷碗擺在了桌面上,經過店鋪老闆的解釋,專家們拿起了碗,翻過來之後,看見碗的底部赫然寫著六個字——大明宣德年制。

如果這只碗是真品的話,可以說是一件真正的無價之寶。因為在製造這只碗的時期,距離現在已經可以達到五六百年之久。專家們急不可耐地向老闆詢問著這只碗的來歷。

「嗨,這只碗啊,是一位老太太拿過來的!」根據店內的工作人員的描述,老太太在拿這只碗過來的時候,聲稱這只碗是祖上傳下來的。

當時老太太覺得這只碗又大又重,而且很不好用,恰巧自己的家裡又餵養著一些雞鴨鵝一類牲畜,于是,乾脆就用這只碗用來和一些雞食鴨食。

「暴殄天物,暴殄天物啊!如此名貴的東西,竟然用來幹這些事情!」聽到這,從北京文物局來的一眾專家學者們氣憤的捶手頓足。

「這也怨不得人家,這只碗在我們的眼中是寶貝。但是在人家老太太的眼中,她就是一個沒有多大用處的碗啊哈哈哈」當鋪的老闆一邊開著玩笑,一邊又繼續的向各位專家描述著當時的場景。

「當時啊,我看這只碗外表厚重。外表呈現出藍白相間的花紋。但是碗的裡面積了很多的灰塵和污垢。

可能因為老太太經常用這只碗喂雞喂鴨,所以碗的內部還有幾道劃痕。雖然我感覺這只碗的質量不凡。

但是當時沒有徹底的清洗,所以我也就給了老太太八十塊錢。」當鋪的老闆一邊回憶著,一邊給諸位專家添了一些水。

「你別光說,你拿過來,給我好好瞧瞧!」一些性子比較急的專家,看到當鋪老闆不慌不忙地講著,于是乾脆自己抱著碗。

和幾位臨近的專家一起,仔細地研究著。那個模樣,就像是一個孩子得到了自己心愛的玩具,愛不釋手,生怕身邊的人從自己的懷中搶走了一般。自己欣賞完了,才捨得遞給下一位。

「諸位專家,我有一件事不太了解,為什麼這只碗的碗身塗色有些不均勻呢?」「這你就不懂了哈哈哈,這才是這只碗的精華所在啊!」

原來,這只在大明宣德年間製作的一直碗,碗身圖有一層特殊的工藝顏料,就是被現在俗稱為灑藍釉的塗料。

灑藍釉的創作和使用可以追溯到大明王朝。在當時王朝的工匠們為了可以使瓷器在燒制之後可以達到藍中透白的效果。

工人們發現可以先在器物的表面塗上一層白釉,等到燒制完成之後,工人們再用竹管蘸取適量的青釉,將釉彩均勻地吹到器物表面。

可以說在古代時期的匠人們對于燒制陶瓷這方面,對產品的質量和工藝的把關都非常的精確與嚴格,在吹釉彩的這一層次,可以說是充滿了不確定性。

家人們只有在用主管小心翼翼的將釉彩均勻的吹散在瓷器的表面,看起來像是落雪一樣才行。然後進行第二次回爐燒制才能收穫成品。

「呀,長知識了啊,諸位專家能不能再解釋清楚一番,這樣我們以後也不會錯失國寶啊對不對!」

店長聽到這,虛心地向各位專家請教著,畢竟,錢的事情小,如果因為自己的問題。

在以後的歲月中,因為自己的不懂,而造成國寶的錯失,這對國家,對人民,對中華文化都是不小的損失。

聽到店主的詢問,專家們也是你一句我一句地交談起來。

原來用這種方式燒制的瓷器,表面就好像是有一股正在滴下的藍色的水滴,瓷器表面上的白釉,就像是在藍色的天空中飄落的雪花。

雪花均勻地分散在藍色的天空中,又像是魚籽隱藏在釉中,相對于普通的單色釉來說,灑藍釉細節更加豐富。

經過一番專家之間的討論與鑒定,這只大明宣德年間製作的陶瓷碗,可以說稱得上是世界上少有的國寶。

根據這只碗的特點及背景,專家們將這只碗命名為「景德鎮窯灑藍釉缽」,如今已經成了首都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為什麼灑藍釉瓷器如此的稀奇珍貴呢?難道後世之人,真的沒有那麼高的技術了嗎?難道灑藍釉的工藝真的失傳了嗎?

灑藍釉創燒于明代宣德年間的景德鎮,之後停燒。到了清代康熙時期才又恢復生產。

清康熙、雍正、乾隆時期的灑藍釉瓷器呈色穩定,做工精細,很多輔以金彩裝飾,也有少量輔以五彩和釉裡紅裝飾。

由于燒造時的工藝復雜,成功率比較低,因此灑藍釉瓷器在當時也是比較珍稀的一個品種。

清代後期,灑藍釉瓷器的燒造水準有所下降,胎和釉等方面都無法與清早期的器物相比。

因此,從收藏的角度講,清代的灑藍釉瓷器還是以康、雍、乾時期的製品為最佳。

說到灑藍釉,那就必須提到了大明皇朝的一代皇帝——明宣宗。關于灑藍釉的誕生,竟然和宣德皇帝的一道「任性」的聖旨有關。

宣德皇帝即朱瞻基(1398年或1399年-1435年),明朝的第五代皇帝。其在位期間,舉賢任能,採取仁政措施。

讓百姓得以生息,其父親明仁宗也是在位期間勵精圖治,後世也把這二位父子統治的時代,統稱為仁宣之治。

宣德皇帝朱瞻基可算是一位稱職的皇帝,他對明王朝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他被史學家稱之為太平天子、歷史上著名的守成之君。

他開創了明王朝的「永宣盛世」,這些稱號對于宣宗皇帝來講都並不誇張。

而這位皇帝在繁忙的政務之餘,抵擋不住玩樂之心。呂毖在《明朝小史》裡記載:「帝酷好促織(蛐蛐)之戲,遣取之江南,其價騰貴,至十數金。」

是說朱瞻基愛好蛐蛐,經常從江南獲得,以至于蛐蛐身價百倍。蒲松齡在其《聊齋志異》中也提到:「宣德間,宮中尚促織之戲,歲征民間。」

除了養鳥逗蟲,宣德皇帝還迷上了擲色子的遊戲,正是這一嗜好,成就了灑藍釉這一瓷器品種。

為了滿足這一遊戲需要,宣德皇帝下旨讓景德鎮禦窯廠為其燒制一種專門玩色子用的瓷器,並且釉色要獨具一格,曠古至今,這樣才能凸顯出皇族的威嚴。

禦窯廠接到聖旨不敢怠慢,立馬集中了當時最優秀的制瓷工匠和最上等的材料,經過艱苦研製,最終燒制出了灑藍釉瓷器。

《陶冶圖說》記載:「截徑過寸竹筒,長七寸,口蒙細紗,蘸釉吹。吹之數遍,視坯之大小與釉之等類而定,多則十七八遍,少則三四遍。」

從記載中可見灑藍釉燒制工藝非常復雜,成功率比較低,因此灑藍釉瓷器在當時也是比較珍稀的一個品種。

明宣宗可以說是身負才華,博學多識,一生中也是創造出來了很多的作品。《禦臨黃鵠花鳥卷》、《花下狸奴圖軸》、《秋塘群鷺圖》等一系列的作品,也是被國家的一些博物館小心翼翼地收藏著。

1435年正月,宣德皇帝染上了不明之症,很快就駕崩逝世,宣宗死後,太皇太后為了防止朝廷的官員玩物喪志。

于是下令砸掉了宮裡的大量的蟋蟀罐以及各種遊戲器具,景德鎮中已經燒制完成的一批灑藍釉罐,還沒來得及上貢,就接到了被銷毀的命令。

從此,擲骰子的遊戲不再流行,所以說對灑藍釉燒制工藝的要求逐漸地降低。雖然之後的皇帝也曾下令燒制過灑藍釉瓷器。

不過由于灑藍釉工藝復雜,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太高,所以宣德之後,灑藍釉就停燒了,于是這種灑藍釉工藝也只存在了短短十年左右的時間。

現存世的明宣德灑藍釉瓷器數量非常少,極其珍貴。目前已知的僅有四件:首都博物收藏的宣德灑藍釉缽。

天津博物館收藏的宣德款灑藍釉暗花雲龍紋缽;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明代灑藍刻蓮塘魚藻紋碗;原仇焱之收藏的灑藍釉缽。

由于灑藍釉瓷器質量高,數量少,緊接著又經歷了歷代朝代的變遷,接受了滾滾歷史洪流的沖刷。又在山河破碎的抗日時期穿梭而過。

能夠流傳至今的灑藍釉陶瓷製品可謂是真正的無價之寶,本身又是歷朝歷代的工匠的智慧的結晶,價值更加變得難以估量。

「今天各位專家來到了我的店裡進行鑒賞,小店可以說是蓬壁生輝,無尚榮耀。

從各位的交談中也算是真正的長了見識,回到家,我得翻翻我家的碗櫃。看看下面是不是印著幾個字!」

當鋪老闆望著門庭若市的店鋪,爽朗地開著玩笑。最終,這只碗被國家博物館收藏,可以說這收藏的並不只是一隻碗,收藏的更是中華文化歷史傳承。


男友瘋打手遊,玩到生活都無法自理,女友崩潰求助「該怎辦?」網一面倒
2022/05/14
男友刷存摺見「一夜春宵」垮臉,正妹急PO文找賣家!真相曝
2022/05/14
男友遲到10分鐘她怨想分手「秒被答應」 女友PO網討拍卻血流成河
2022/05/14
女大生睡夢中被男友叫醒,見「床單濕一片」,男友反應讓她噴淚
2022/05/14
地球上最「精貴」的人:血液比黃金還貴,每天需要警察24小時保護
2022/05/14
兒媳虛弱出產房,婆婆「寶寶只看一眼」直跑到媳婦旁,接下來暖舉感動全網:好有愛的婆婆
2022/05/14
心酸!雲南一小學生開學未報到,老師在深山裡找到他,當場淚奔
2022/05/14
事業失敗的情侶,花了一歐元就買到一間廢棄骯髒的山洞別墅,改造後讓賣出的屋主懊悔萬分
2022/05/14
男子花2500萬買下別墅,被倆老人賬篷堵門:沒400萬不能住
2022/05/13
太離奇!夫妻未同房,妻子卻懷孕了,丈夫問:你是怎麼做到的
2022/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