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女士結婚後沒多久就生了一對兒雙胞胎,全家人都特別喜歡,住在鄉下的爺爺奶奶也一直催著帶孩子多回來看看,孩子還小,王女士和丈夫一商量,讓老大和爺爺奶奶住一段時間,也好陪陪老人。
老大在奶奶家的這段時間,每天晚上都會很高興地打電話給爸爸媽媽,王女士看到孩子高興,自己也很開心,到了該上幼稚園的時候,王女士和丈夫便一起去鄉下,準備接老大回城裡。
一下車,王女士就看到一個黑不溜秋的孩子往自己這兒跑,定睛一看,這不是自己的孩子嗎!王女士瞬間哭笑不得,這還是自己的孩子嗎?當然爺爺奶奶一點兒都沒虧待自己的孫女兒,吃好的喝好的,就是這穿著打扮和生活習慣讓王女士實在接受不了。
老二見到老大,一臉懵地站在旁邊,可能在想:「這是我姐姐嗎?」
讓老人帶孩子確實會出現很多分歧,住在城裡的還好,如果住在鄉下,各位家長們一定要好好考慮清楚,因為溺愛而養成的壞習慣是很難改變的。
1. 穿衣打扮的問題很多老人總怕孩子冷,衣服裹得是一層又一層,本來天氣不冷,孩子好動,容易出汗,捂出痱子不說還會感冒。
現在不管多大的孩子都注重外貌,都有審美意識,老人對這方面完全不在行,衣物以保暖為主,這方面要告訴老人儘量讓孩子挑選自己喜歡的服飾。
2.飲食問題不少老人在孩子吃飯時要親餵飯,生怕孩子吃不飽,還有一些希望孩子健康,就買一堆補品給孩子吃。
之前有網友爆料,一位爺爺從小就給孫子吃各種補品,除此之外還有烏雞蛋、核桃等等,後來給孩子「補」出病來了,孩子的腎有問題,醫生不斷告誡不要再吃這些了,爺爺還是堅持每天來問醫生,自己又看到什麼補品對腎好……
在孩子飲食方面,家長一定不能大意。
3.教育問題老一輩人的教育觀往往是落後的,甚至沒有觀念,只是延續他們從小到大的「經驗」,很多時候會「瞎省錢」,一塊錢也捨不得花,坐公交逃票等等,那個年代苦,日子好了仍然改不了節儉。
有些老人非常「護犢子」,孩子踩到玩具車不小心摔了一跤,老人會拿起玩具車拍打,說都怪它。
孩子和小朋友發生爭執,老人經常不管三七二十一,上去就幫自家孩子說話,時間久了,孩子會模糊對錯的觀念,認為自己永遠是對的,逃避責任。
我們可以理解老人喜歡小孩子的心情,但是教育問題上一定不能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