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漁民捕獲1028斤大魚,國家以22萬元收購?這魚怎麼這麼貴?

黑龍江一漁民就捕獲了這麼一條鰉魚,國家甚至以22萬元天價收購!你心動了嗎?沒事多看看科普,感覺有指望解決就業問題~那麼這條鰉魚到底是什麼魚?又為什麼這麼貴!來來來,關注過客,聽過客說!

得康熙賜名的鰉魚

清朝初期,康熙爺外出遊獵,在東北民風彪悍的少數民族赫哲族,碰上有個漁民捕獲了一條上千斤重的怪魚,在場群臣沒有一個認識這種魚的,也都叫不出名字。

因為是康熙爺所見,所以康熙賜名這條魚,此魚之大,魚中之皇,單名一個「皇」字,加上一個魚字旁,就叫鰉魚,並且有只能皇帝享用的意思。皇帝賜名,那是何等的榮耀,後來請朝廷還專門設立了一個衙門,主管鰉魚進貢等事宜。

產于松花江的鰉魚,是其中最上等、最重要的貢品,是打牲烏拉貢品之首。清朝制訂了貢獻鰉魚及採捕定例,不得違抗。民間不准私捕鰉魚,更不許吃鰉魚,違者砍頭。

甚至康熙還曾經為這條魚寫了一首詩「更有巨尾壓船頭,載有牛車輪欲折,水寒凍結味益佳,遠笑江南誇魴鯽」。從字面就能理解,這條魚非常大,尾巴壓著船頭,拉回去的時候牛車的輪子都快折了,味道如此鮮美,嘲笑江南的人還在誇他們的鯽魚。

所以在清代,鰉魚一直都是只有皇帝能享用,能不貴嘛~其實鰉魚出現的更早,遼金時期,契丹人和女真人就已經開始捕食鰉魚,要說到起源,恐怕,得從一億三千萬 年前說起了。

達氏鰉的起源

達氏鰉起源于一億三千萬年前,作為白堊紀時期保存下來的古生物群之一,曾經和恐龍是同一時期的物種。我想,在一億三千萬年前它的體型一定比現在要大得多!也正因為達氏鰉跨越億萬年的時光,所以讓它看起來就像山海經裡的妖怪一樣,是如今世界上最古老最珍奇的魚種,被生物學家稱為「活化石」,具有極高的科研價值。

達氏鰉的現狀

2018年5月,黑龍江的一位漁民捕獲了一條體重為1028斤的達氏鰉魚,被國家以22萬元的天價收購。相當于一斤200多,不過不是為了吃,而是送到了當地的水產部門進行救助。能被這麼高的價格收購,說明現在達氏鰉的數量已經非常稀少了。

達氏鰉是鱘科、鰉屬軟骨魚類,鱘,知道啥吧,同樣是活化石的中華鱘,就是鱘科,素來有著「水中大貓熊」之稱,達氏鰉作為中華鱘的近親,地位可以說是和中華鱘不相上下。

是我國國寶,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並且,被列入了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危險等級為:極危。而這個極危,是硬生生被吃出來的!

圖片來源于網路

達氏鰉的價值

達氏鰉形態奇特,體型巨大,成年的達氏鰉可以長到五到六米長,體重可以達到1噸!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淡水魚,也是壽命最長的魚類。它肉質鮮美,營養比其他魚類高了好幾倍,還具有保健功能。

有多好吃我們就不說了,畢竟我沒吃過,不過能讓康熙爺都讚不絕口的魚,又能差到哪去呢?它的美味,可不僅僅是自身的血肉,還有它的魚卵。

達氏鰉的魚卵是製造魚子醬的上好材料,還被譽為「黑色黃金」,出口的價格每公斤達到了700美元。這麼高的價格,可想而知,達氏鰉遭到唯利是圖的商人們大肆捕撈,野生的達氏鰉,也就慢慢的瀕危了。

其實這麼大的達氏鰉,剛才也說了,最大的能長到1噸,它的魚卵也並不少,單次產卵量一般在25萬到400萬枚。平均的話也得100萬枚魚卵,並不算少。可憐就可憐在,達氏鰉性成熟期比較晚,雄魚在12歲以上,雌魚在16-17歲!

而且野生達氏鰉在稚魚期死亡率高,整個達氏鰉的群體補充量少,再加上商人們的大肆捕撈,可不就得面臨極危嗎。物以稀為貴,所以達氏鰉的價格才這麼高。


用戶評論

2023/3/22 20:0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