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謁》中曾說過:「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佛教文化興起之後,我們見證了除去道教以外的另一種盛行文化。
自佛教傳入我國開始,已經有了兩千多年的歷史。憑藉佛教普度眾生,眾生皆平等,慈悲為懷的佛教理念迅速火爆華夏大地,贏得了不少信徒的崇拜。
就連不少中國皇帝都是佛教的信徒,佛教的壯大發展和人們追捧的程度一度超過了中國本土發展的道教。活著的人都要有信仰,在新中國建成之前,可以說佛教是百分之五十的中國人的信仰。
其實,這不足為奇,畢竟每個時代的老百姓都有自己的煩惱,人的七情六欲註定了身在俗世必定會受到俗世的干擾。而慈悲為懷的佛教,憐憫著天下眾生。這一點,就註定了佛教在老百姓的心中,必定擁有不平凡的地位。
人就是這樣,對于自己所尊崇的東西總是捨得投入,比如矗立在華夏大地上成千上萬的寺廟,以及各種形態不同的佛相,這些無一不在彰顯著百姓對他們的信任。佛像在中國的土地上存在並不足為奇,不過在中國江西的一個水庫中出現,卻讓大家產生了質疑,這是怎麼回事呢?
神奇現身的佛像能夠流傳至今的佛像幾乎都是文物,而這些也都是我國歷史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不過,對于佛像的存在,江西就發生了這樣一樁怪事。
江西的洪門水庫很是出名,其作為江西第三大型水庫的身份存在,自上個世紀建成開始就一直沿用至今,養活了不少百姓。要說,這樣一個浩大的工程,自然是備受矚目,大家時刻關注著水庫的一舉一動,畢竟這是生命之水。
水庫的建造過程中沒有出現任何異常,至少在當地的百姓並沒有聽過任何有關水庫的傳聞,尤其是有關佛像的傳言。這麼多年來,也沒有聽過水庫和佛像兩個字相結合。
然而,奇怪的事情發生了,2016年中國多地發生了旱情,其中江蘇水庫的旱情讓人十分焦心。水位的急劇下降,讓在附近生活的百姓很是焦慮,畢竟用水是生活頭等大事,耽擱不得。
然而,就在眾人擔心的時候,隨著水位下降,卻發生了一件怪事。水庫中露出了佛像,一時之間這件消息在洪門水庫附近爆發了出來,引起了眾人的討論,幾乎每個人都在談論著這件怪事請。
甚至不少百姓還回家問家中的老人,是否有聽過當年在建造施工時,水庫是否出現過有關佛像的傳言。得到的結論紛紛是搖頭,那麼巨大的佛像從何而來呢?
各種猜測惹爭議考古專家聞風而動,很快便趕到了現場,對周圍進行了初步查看。為了弄清楚其背後的真相,專家在洪門水庫的下方深挖了幾米看是否能夠發現其他線索。果不其然,隨後專家就發現了古代的建築殘骸。而這也顯示著,曾有古人在這裡生活過。
專家有了一個大膽的猜測,也許佛像一直都存在。不過,由于水庫的體積太過于龐大,想要抽幹水對水庫底進行研究顯然並不現實,這也僅僅只是一個推測。不過既然有了方向,哪怕是不抽幹水庫中的水,也算是找到了一個切入點。正如《淮南子 說山訓》中曾說過:「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的道理一樣。
而後專家根據這個推測一直查證著各種歷史典籍,最終發現,水庫所在位置原本是一個商業小鎮,不過後來隨著百姓的遷出,小鎮也就慢慢的空置了下來,沒有了曾經的繁華。
幾百年過去後,曾經有人生活的痕跡早已經過風月的侵蝕全部不在了,自然也就是一片荒無人煙,毫無人氣的狀態。而對于水庫而言,恰好就是需要這樣的選址,于是洪門水庫也就在這裡建造了。
不過,讓眾人十分疑惑的還有一點,如此大規模的佛像怎麼會出現在百姓的生活圈子中,這顯然不符合邏輯。縱觀現在殘存的寺廟,幾乎所有的寺廟周圍都是清幽的,幾乎是遠離人群的存在。
對此,專家似沉思許久後,進行了一個大膽的猜測,佛像之所以在這裡,是因為他作為陵墓的陪葬品而存在。這樣的說法到底能夠有資料作為支撐嗎?
明朝藩王的墓葬群中國的喪葬文化沿襲至今,可謂是歷史悠久,哪怕是如今喪葬習俗上已經簡化得不能再簡化,我們依稀能夠看到曾經喪葬文化的輝煌。對于死亡,人們總是有著更多的理解和要求,誰都得到長生,也更相信世界還存在另外一個虛擬世界,而在這個虛擬世界中,死人像活人一樣生存,同樣享受著現實生活中的各種資源。
這點對于貴族人家而言表現得更為直接,大量珍貴的陪葬品出現在墓葬中,代表了死者對于死後世界的認可。佛教傳入後,喪葬習俗中也多了佛教文化,活人的世界所擁有的東西,死後也需要擁有。
當然這僅僅只是猜想,為了驗證這個論點,專家們開始找各種證據來證明的所提出的觀點。他們決定往下繼續深挖,本以為只是小小的墓葬,卻沒有想到深挖之後的結果,讓專家都驚呼,龐大的家族墓葬群,這些佛像的來頭不簡單。
根據墓葬群中的銘文和石刻顯示,墓葬主人竟然是明朝的藩王,再根據墓葬中的各類珍貴陪葬品可以得知這絕對是皇帝的近親,品階肯定很高,否則也不可能修建如此高規格的墓葬群。
最讓人驚歎的不僅是墓葬中出土的大量珍貴文物和各類珠寶,最重要的還是這讓人震驚的佛像,墓葬中隨處可見的佛教文化和物件,無一不在顯示著,墓主人絕對是佛教文化的信徒。
不過,對于這麼多年來佛像隱秘在這裡,而以一種震驚眾人的姿態出現,這件事情本身就讓人聳人聽聞。不少人還傳言說佛像的現身,代表著佛祖顯靈,很多附近的百姓紛紛前來朝拜。
不過,專家對此卻有了新的發現,隨著施工隊的繼續深挖,很快真相就出現在了眾人面前。多年來水庫中的水對土層的浸泡和侵蝕,都讓土層被盡數沖刷掉了,而深埋在地下的佛像也就開始顯露出來,也許這就是佛家的神秘吧。
不過從裸露在外的佛像來看,雖然掩埋土中多年,但受到的損壞可謂是微乎其微,石刻佛像的紋路依然清晰可見,十分完整。而從這些紋路來看,也足以可見雕刻師傅精湛的手藝。
截至目前,藩王的陵墓並沒有完全的開發,因為現在的科學技術,確實沒有達到既能夠保證水下施工的正常運轉,又能確保陵墓中的文物不被損壞,因此,考古專家在查明了陵墓主人以及佛像來源之後,就停止了挖掘工作。
總結如今,這座陵墓依然沉睡在地下,淹沒在水中,我們也相信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總有一天我們能夠讓這些沉睡了千年的陵墓,埋沒了千年的奇珍異寶重見天日,讓我們再次見證古人的智慧和國家的興旺發展。
不過從陵墓中的佛像來看,佛教文化對于華夏人民的影響真的是太深遠了,以致于具有如此崇高地位的藩王都要在自己死後的墓葬中,讓人修建陪葬的佛像。
而顯然,佛教文化直到今天,依然受到了人們的推崇和信賴,想必這就是經典文化的發揚和傳承吧,讓人沉醉和肅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