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百萬給兒買房,婆婆住一月被趕,兒媳:每月給我父母2000孝親費

有人說過一句話: 子女跟父母的緣分分為兩種,一種是來報恩的,一種是來討債的。

而子女,多數情況下,都是父母前世的債。即便子女再如何沒出息,沒本事,父母也會替他們兜著,不會任憑他們孤苦無依,無所依靠。

可反過來呢,子女成家立業之後,又是如何回報父母的呢?正如莎士比亞所說: 醜惡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兒女那樣可怕。忘恩的兒女,會把父母的付出,當成理所當然。

01、父母花100萬給兒子買房52歲的宋阿姨,只有一個兒子。從小到大,兒子就是他們老兩口的掌中寶,含在嘴巴怕化,捧在手心怕融。而在老兩口的溺愛下,兒子逐漸變得自私了起來。

兒子大學畢業第二年,就鬧著要和城裡獨生女的兒媳婦結婚。兒子要結婚,做父母的自然特別高興。只是兒子工作才剛穩定,每月工資只夠自己開銷,根本無法滿足兒媳婦所提的種種要求。

兒子滿足不了,自然只能靠父母來滿足。為了讓兒媳婦心滿意足,宋阿姨和老伴掏出了全部老底,準備給兒子按揭買房。但兒媳婦嫌棄婚後還房貸壓力太大,要求婆家全款買房。

無奈之下,宋阿姨和老伴,只好賣掉自己名下的養老房,這才給兒子湊齊了100萬買婚房。至于彩禮和婚禮的錢,還是宋阿姨和老伴東借西湊才湊齊的。

賣掉了養老房,一開始宋阿姨和老伴是租房住。兒子剛結婚那會,兒媳婦沒發話,他們也不敢貿然住進去。直到兒媳婦懷孕了,宋阿姨這才敢跟兒子商量,他們住進去照顧懷孕的兒媳婦。

02、婆婆住一個月被趕等了很久,兒子一直沒來消息。直到兒媳婦快生了,她才點頭允許公婆住進來。宋阿姨住進去沒多久,兒媳婦就生產了。

之後,宋阿姨就開始了最為忙碌的一個月,一邊要伺候剛生產沒多久的兒媳婦,一邊又要照顧新生兒。熬夜通宵,早已是常態。雖然每天都累得精疲力盡,但想到喜獲孫子,宋阿姨全身還是充滿了幹勁,不敢有絲毫的鬆懈。

就這樣,整整一個月的月子,兒媳婦和孫子都被宋阿姨養得白白胖胖的,而她自己卻截然相反,整個人瘦了一大圈,臉色也不好看,眼下也有著很深的黑眼圈。

熬出了月子,宋阿姨以為自己終于也要熬出了頭,也憑藉著自己任勞任怨的付出,得到兒媳婦的認可和感激。可誰知道,兒媳婦前腳剛出月子,後腳就把宋阿姨趕出家門。

兒媳婦理直氣壯地對宋阿姨說:月子坐完了,你們也該回去了。孩子由我爸媽來帶,你們就每月給我父母2000塊錢辛苦費。

宋阿姨以為自己聽錯了,自己剛伺候完月子,就被兒媳婦趕出家門,還得每月支付親家2000塊錢辛苦費,這在她看來,完全就是無稽之談。她願意留下來幫兒媳帶孩子,幹嘛還要多花錢請親家來帶?

03、兒媳:誰父母誰養老,我沒有義務宋阿姨連忙跟兒媳婦解釋,說自己身體還好,可以勝任帶孫子的重擔,不需要麻煩親家來帶孩子。可兒媳婦卻堅持己見,說你們不走,我父母怎麼住進來養老?

兒媳婦的反懟,讓宋阿姨頓時無力反駁。宋阿姨還想為自己和老伴辯解一下,說他們老家房子被賣掉了,一大把年紀還租房住也不是個頭,他們希望能跟兒子住,幫兒媳婦帶孩子。

可宋阿姨的示弱,卻並沒有得到兒媳婦的同情。相反,她還理直氣壯地說,誰的父母誰養老,我沒有義務,我的父母也還等著我養老呢。

宋阿姨看向一旁沉默的兒子,兒子卻始終耷拉著頭,一句話不說。最後見氣氛特別尷尬,兒子才勸宋阿姨先回去吧,說等兒媳婦點頭了,父母再過來住。

兒子的這句話,把宋阿姨和老伴心裡所有的希望全都打碎了。她看向兒子,覺得自己怎麼養了個沒有出息的窩囊兒子,妻管嚴也就算了,還不孝順。

宋阿姨也曾想過,要收回兒子這套上百萬的婚房。可老伴卻勸她算了,說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做牛馬。他們還是好好靠著退休金生活,不要過度指望兒子兒媳婦養老。

最終,宋阿姨帶著滿腹的辛酸和委屈,和老伴提著大包小包的行李回到了簡陋的出租房。

直到此刻,宋阿姨才特別後悔,當初就不應該對兒子有求必應,賣掉自己的養老房幫兒子全款買婚房。如今也不至于,一大把年紀了,還被兒媳婦趕出家門,住進簡陋的出租房。


用戶評論

2023/3/22 22:07:25